
敏捷领导力的5E™模型
17年前,也就是2003年,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做博士研究时,在导师郑明身教授引导下,选择了“提高企业敏捷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”作为论文研究主题。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,“敏捷”再度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。
1991年,美国里海大学的研究人员在《21世纪制造业战略》报告中提出了敏捷性(agility)的概念。敏捷性,描述的是企业在复杂、动态多变、不可预知的环境中驾驭变化的能力。1993年,软件开发领域,萨瑟兰首次在Easel公司定义了用于软件开发行业的Scrum流程,并开始实施。这是一种敏捷开发流程(Scrum是橄榄球术语,其原始含义是指次要犯规时在犯规地点对阵争球。团队通力合作,才能做好scrum)。
在我的博士论文中,我提出了敏捷性的定义:敏捷性是指企业在动荡环境中,通过对资源的有效集成,快速而灵活地满足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,并建立和发展相对竞争优势的能力。
速度、灵活和安全是敏捷的核心,这三个特征缺一不可。敏捷的指向是外部市场机遇,结果是满足客户需求,敏捷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,更不能在变革中遭受致命打击。
在数字化时代,敏捷转型更为迫切,企业可以利用最新的数字化技术和能力来驱动组织商业模式的创新,实现业务的转型、创新和增长。
进入21世纪第2个10年以后,荷兰国际集团(ING),自2011年,先从IT部门开始了敏捷转型。特别是2014年以后,高层领导意识到,银行的竞争对手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银行机构,拥有数字化思维和技术的科技公司构成了巨大威胁。另外,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加速进展,客户行为和客户期望均在迅速变化,银行接触和服务客户的渠道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。2014年底ING总部开始了敏捷转型。ING敏捷转型极大缩短了产品发布周期,培养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方式。
2019年底以来,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,加快了银行敏捷转型的步伐。当今商业环境的特征是VUCA,即易变性、不确定性、错综复杂性和模糊性。要实现敏捷转型,需要从战略、组织、文化和领导力各个方面进行变革。
从领导力的角度,结合中国企业的特点,智鼎公司提出了敏捷领导力的5E™模型。
敏捷领导力的第一个维度是进化(Evolve),领导者要认知自我、认知敏捷时代所需要的新思维,并走出舒适区,不断发展自我。敏捷领导力的第二个维度是决断(Edge),在不确定环境下,做出正确的、果断的决策。敏捷领导力的第三个维度是赋能(Empower),通过授权和教练,释放团队潜能。敏捷领导力的第四个维度是激活(Energize),激活组织、团队和个体。敏捷领导力的第五个维度是执行(Execute),通过组织管理,推动战略和重大事项快速落地。这五个维度,共同组成敏捷领导力的5E™模型。
敏捷型领导需要具备10项关键行为,对应5E™如下:
-
进化 Evolve
对外界变化敏感,拥抱新技术
勇于挑战自己做事的方式
-
决断 Edge
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
群策群力,高质量决策
-
赋能 Empower
授权团队,让下属有自主权
采用教练的方式培养人
-
激活 Energize
激发工作热情,释放个体潜能
让组织充满活力和生命力
-
执行 Execute
紧盯关键任务的快速落地
塑造协作共赢、客户导向的团队文化
在这5个E中,第一个E(进化)是前提。各级领导者成为敏捷型领导,需要拥有成长思维,主动拥抱变化和挑战,转换领导方式,勇于自我颠覆。
在设计领导力培养项目中,重点围绕5E™五个维度的10个行为,加速领导力的转型。
智鼎公司董事长 田效勋/文